上了戴然老師的課之後 常覺得被激發出一股對社會的關懷

於是期待自己不要做個被資本主義宰制的小工蜂
而是能真實的為台灣做些什麼


今天上到"全球化"--文化帝國主義 與 依附理論
這對企管系出身的我 造成極為強烈的認知不和諧

原來跨國企業是那樣的壞?
我們一直在學的"品牌行銷" 甚至如何建立全球性的品牌
這對學行銷的人來說是多麼夢想能夠達成的境界

但老師一句話打醒了三年來一直被資本主義洗腦的我--
"跨國企業只是來這裡making money, 你別妄想他會跟你共存共榮"

是啊~ 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如何making money
於是 資本主義掛帥 最具代表性的--美國
自然而然好像是所有商館學生的偶像 一塊心目中追尋的天堂
所有的教科書來自於美國 研讀的個案也來自於美國
究竟學到了哪些與台灣真實有關的東西
我不知道
當然 那只是學到的知識 該怎麼用要靠我們自己

我好希望可以如同戴然老師所說
"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"
好希望可以利用我們的行銷知識
幫助台灣的文化產業 或是台灣的優勢--精緻農漁業 甚或台灣自有品牌
幫助他們行銷國外 藉由產業的國際化幫助台灣在國際上立足與發聲

或是
也好希望可以利用行銷專才
幫助非營利事業募款 幫助台灣許許多多還需要幫助的人
像是 在偏僻的小鄉鎮長大 從小沒有良好教育環境的小朋友們

期待自己不要做個被資本主義宰制的小工蜂
而是能真實的為台灣做些什麼~
希望將來也不要忘記這股初衷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